冰雪复古传奇之盟重英的简单介绍

未命名 2022-09-02 117

熟悉伦敦的朋友们可能对上图里的蓝色圆形牌匾有点眼熟,对了,这就是有名的蓝色牌匾(Blue plaque),是一种安置在公共场合的永久标记,以纪念一个地方与某个有名事件或人物之间的关联。世界上第一个蓝色牌匾于十八世纪设立在英国伦敦,标记知名人物的家或工作场所。

现今,“蓝色牌匾”已经遍布整个世界,包含法国、意大利、挪威、爱尔兰、波兰、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英国和美国的市镇。

在微信君去年推荐的文章《》,就出现过纪念乔叟和卡尔·马克思的蓝色牌匾。(点击上图可回看相关文章)

展开全文

现在英国人还开发了以“BLUE PLAQUES”为名的 App 供游客使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下载哦,就不多说了。

然后微信君就想起了才上线不久的国内某 APP ……见上图右,不多说,懂的自然懂,嘿嘿。

当然,作为文学爱好者,假设你在伦敦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拐角,和莎士比亚、弥尔顿、伍尔夫、艾略特……与标志着如上这些大作家曾留下印迹的蓝色铭牌不期而遇,是多么让人兴奋且美好的一件事啊。

自 1867 年以来,不断有新的名字加入这条蓝色的行列,构成了一幅不容错过的伦敦文学地图。看看下图这张英国人选出来的伦敦 Top 10 Blue Plaques,是不是有一种打起背包就去伦敦的冲动?

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 2016 年英国脱欧的喧嚣,让人不得不以新的目光去看待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尤其是那些在传统西方文学世界里被忽视、被边缘化的移民人群。就这个角度而言,这张伦敦文学地图上或许应该再添一个名字: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

  

  扎迪·史密斯,英国青年一代作家代表,曾三次入围布克奖候选名单,并斩获诸多文学奖项。被誉为“种族、年轻、女性”代言人。(点击左图跳转阅读)

这位自踏入文坛以来就一直被推举为“种族、年轻、女性” 代言人的英国青年一代作家代表,以其讽刺幽默的文风、节奏鲜明的叙事、丰富的语言表现力捕捉着隐藏在当代社会庸常生活背后繁杂的冲突与隔阂,关注着英国移民人群的生活。

在她最新的单行本短篇小说《使馆楼》(The Embassy of Cambodia)中,史密斯再度回到了她最为熟悉的伦敦西北部,讲述了一个独特的“威尔斯登故事”。

2013 年,《使馆楼》首发于《纽约客》,后以单行本形式出版。故事发生在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结束后不久,围绕着一名非洲裔女佣法图的经历展开,别出心裁地采用羽毛球比赛计分制度的形式将小说分为 21 章,以寥寥数语捕捉着大多数作家需要耗费上千字才能展现的场景。

如史密斯自己所言:

这片地区(威尔斯登)一直是我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我发现,不止是我,所有和我一起长大的人,以及生活在那一带的居民,对那片地区都怀有特殊的感情。说不定,伦敦每片地区都是这样。……在伦敦,每片街坊具有某种自成一帮的特色。有时,倘若我去伦敦南区,会遇到那种兴高采烈、对当地几条街道特别着迷的人,虽然那些街道其实毫无意思,但对他们而言却意义重大。

由此,史密斯为读者带来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想象的伦敦,“一个你从任何旅游指南上都看不见的伦敦,一个更痛切、更辛酸也更斑斓的伦敦”。

与大家分享《使馆楼》译者黄昱宁老师的译后记。

一个更痛切、更辛酸也更斑斓的伦敦

就藏在这区区几万字的褶皱里

文|黄昱宁

- 声明:如需转载先请私信联系-

扎迪·史密斯似乎是那种天生就能从大城市的喧嚣芜杂中听出交响合唱的作家。从《白牙》到《签名收藏家》、《美》,再到2012年在大西洋两岸均引起热烈反响的《西北》,史密斯洞察并描摹现代城市不同阶层、族裔生存状态的技术愈见纯熟。有时候,史密斯的这种能力甚至在一些规模更小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集中和充分,比如这部起先发表在2013年的《纽约客》杂志,后来以单行本形式出版的小说《使馆楼》。

英国报章把《使馆楼》比喻成一台智能手机,尺寸玲珑却内藏乾坤。这话大抵是说这个短篇的单位信息量远远超过了平均水准,却又组织得自然妥帖、井井有条。读完这篇小说,你的记忆里会清晰地留下伦敦威尔斯登地区的一条街,街上的住户“多半是富庶的阿拉伯人”。非洲裔姑娘法图是一个巴基斯坦中产家庭的住家保姆,没有工资,也几乎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除了每周一上午偷偷使用这家人的会员入场券,从街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到一个高档健身中心游泳——这点小小的冒险,这段短短的旅程,是法图艰辛生活中的亮点。

小说照例要起波澜。这次是这户人家的孩子出了一点意外,恰巧被法图化解。然而救命之恩反倒打破了主仆关系原有的平衡,史密斯寥寥数笔就把这种吊诡的转变刻画得入木三分。法图面临被无端解雇的命运,她有点迷茫,却并未失去希望。至此,此前种种关乎心灵的铺陈——法图莫名被柬埔寨大使馆建筑吸引的瞬间,使馆楼围墙上飞来飞去的羽毛球(“击球,扣杀”……),她与来自尼日利亚的教友安德鲁的约会与讨论,那些关于信仰与现实的只字片语,仿佛都生出藤蔓来,彼此勾连成一张网。正如这条短短的街道,承载着族裔、阶层之间的碰撞,顿时也成了整个伦敦,乃至整个世界的缩影。

小说的视角跟着法图走,但叙述却仿佛是通过一个更抽象、更超然的声音实现的——有时候这个声音是“我”,更多的时候,则是“我们”。对此,英国媒体同样给出了饶有趣味的比喻:“就像古希腊合唱团”。具体地说,这样做不仅能在法图的个体经历中注入普遍意义,而且在叙述中平添一层反讽色彩,比如:“几年前,柬埔寨大使馆第一次出现在我们这一带时,有人说,‘呃,假如我们是诗人,看到大使馆突然出现在这里,没准能写出一首颂诗之类的玩意。’(因为大使馆通常都在市中心。我们这是头一回在郊区看到使馆楼。)可我们终究也不是什么诗兴盎然的人。我们是威尔斯登人。我们的趣味总是乏善可陈。”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使馆楼》都是两千年之后具有示范意义的短篇小说。它在一个标准短篇的容量中嵌入了中篇小说的结构,又以娴熟的技巧和广阔的视野,使读者得到类似于长篇小说的阅读体验。透过法图的遭遇,我们既对现代大都市的痼疾感同身受,又会在这位新移民越来越清晰而坚定的自我认知中看到些许微茫的希望——而后者,在一部直击现实、不回避任何阴暗面的小说中,通常是很难处理得令人信服的。史密斯不仅做了,而且做得很好。

或许正因为如此,史密斯本人对《使馆楼》十分偏爱,不愿归入短篇小说集,而是坚持要将它作为一部独立的作品出版。中译本采用双语对照方式,并配上熟谙伦敦街景的马岱姝女士绘制的插图,力图呈现这种短篇文字的独特韵律和字里行间强烈的画面感。一个你从任何旅游指南上都看不见的伦敦,一个更痛切、更辛酸也更斑斓的伦敦,就藏在这区区几万字的褶皱里。

(完)

相关图书推荐

()

《使馆楼》(中英双语版)

[英] 扎迪·史密斯|著

黄昱宁|译

“多元文化代言人”扎迪·史密斯重量级短篇小说,一部不容错过的伦敦手绘文学地图,特别附录独家专访。

随书附赠知名艺术家马岱姝倾情绘制伦敦原景插画装饰卡

如您对这本《使馆楼》感兴趣,

试试长按下图二维码或戳文末“阅读原文”吧

《美》

[英] 扎迪·史密斯|著

姚翠丽|译

大胆、喧闹的情节铺垫,完美设置的或诙谐或尖刻的对白,对学术界的荒诞现状入木三分的刻画,无一不体现出扎迪·史密斯对宏大的、福斯特式主题的绝妙把控:友谊、婚姻、社会冲突、艺术性论战的表达。

如您对这本《美》感兴趣,

试试长按下图二维码吧

上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